来源:养生百科网(www.cnysbk.com)时间:2025-07-14 15:48作者:QHH手机阅读>>
生活中不少人有用黄芪泡水喝的,是很常见的滋补中药,有排毒、补肾、利尿、治疗高血压的功效。但是黄芪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有六种人不能吃黄芪:阴虚体质、经期女性、孕妇、感冒、过敏、火气旺盛的人吃了没有好处,反而对身体有害。
1、阴虚火旺的人
阴虚的人生活中有失眠、盗汗、手脚发热、口干、咽痛的情况。火气旺盛的人经常咽喉疼、口舌干燥。而黄芪是补气的药物,是温补中药,服用之后会加重阴虚火旺的情况。他们更适合喝金银花茶这种清热降火的。
2、高血压、脑出血不能吃
高血压和脑出血的人不能吃黄芪,黄芪会导致血压的上升,轻则病情严重,重则危机生命,一定要注意了。
3、感冒的患者
平时服用黄芪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但如果已经感冒了,在服用黄芪的话,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感冒的恢复。
4、孕妇
孕妇的饮食要格外的注意,尤其是孕晚期的孕妇,最好不要吃黄芪,黄芪的滋补效果强,还有强筋健骨的功效,孕晚期食用容易导致胎儿发育过大,引发难产。
5、湿热的人
体内湿气旺盛的人,经常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虚胖、容易长痘,吃黄芪会导致滞邪,不利于湿气的排出,加重身体不适。
6、经期女性
女性在月经期间也不能服用黄芪,会导致月经不调,经血量增多,腹痛等等,在大姨妈期间要避免服用一些中药。还有容易过敏的人也要谨慎吃黄芪。
1、五子衍宗丸
养生百科网 WWW.CNysBK.COm
要说着黄芪和什么搭配对补气补肾好,那么黄芪的最佳搭配肯定是五子衍宗丸,黄芪有着补血养气的作用,可以治疗气虚血亏,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好的症状,而五子衍宗丸可以补肾益精,对于阳痿不育、遗精早泄都有着作用,两者相加搭配,便是最佳的补气补肾佳品......
藏红花是一种有名的中药材,但价格十分昂贵,如果不知道藏红花怎么吃以及用法用量的话,很浪费。一般大家都是用来泡水喝,要清楚藏红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另外还可以用来煮粥、煮饭、泡酒、煲汤、做菜等等。...
2025-07-08 12:24阅读全文 >>
铁皮石斛自古便是养生佳品,很多朋友知道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但却不知道铁皮石斛怎么吃最好,下面给大家整理几种铁皮石斛的正确吃法,可以直接生吃、泡茶、煲汤,还可以泡酒。 铁皮石斛的正确吃法 首先注意铁皮石斛...
2025-06-01 15:48阅读全文 >>
四君子汤是一种又名的中药方剂,主治脾胃气虚,面色萎黄等症,有益气健脾的功效。下面详细说说四君子汤配方用量及功效作用,自己在家可以煮来喝,尤其是男性非常适合饮用此汤,帮助抗疲劳,维持经历充沛。最后注意四君...
2025-07-13 16:00阅读全文 >>
天麻是中药,对它的使用也是不要自己盲目用的,使用不当的话,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大家注意天麻有6种人不能吃,就包括有孕妇、儿童、脾胃虚弱的人、血虚阴虚的人、过敏体质以及感冒期间的人,这是要注意的。 天麻有6种...
2025-07-02 17:12阅读全文 >>
黄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生活中人们偶尔会用黄精泡水喝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听说黄精泡水喝的五大禁忌之后,都不敢喝黄精,这里带大家了解黄精的正确服用方法。脾胃虚弱、咳嗽痰多、体内有寒湿之气的人们最好少...
2025-05-29 19:00阅读全文 >>
在春天的时候,大家在公园里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颗长满黄花的树呢,有的人会说那是迎春花,其实也有可能就是连翘,它不仅美丽,而且能够作为用药用于治疗疾病,下面是植物中药连翘图片大全的内容,快来认识一下连翘...
2025-07-02 16:12阅读全文 >>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味甘性平,归肺、肾经有补虚的功效,虽说价格昂贵,但还是很多人用来当保健品吃,需要注意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有三类人不能吃冬虫夏草,儿童、阴虚火旺者、孕妇哺乳期女性,吃了不仅浪费...
2025-07-03 07:12阅读全文 >>
石斛养生人士肯定有所了解,用来泡水喝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防止三高还能美容养颜,是养生人士的心头爱,可是这么好的石斛也有一些人不能食用,因为石斛偏寒性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有着六...
2025-06-28 09:00阅读全文 >>
孕妈每次生产后都会有个胎盘脱落,很多人想知道胎盘能吃吗有什么作用与功效,因为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说胎盘是可以吃的大补,建议生产后将胎盘自己带回家,可以吃这点是没错的,正常健康产妇的胎盘是可以吃的,营养也比较...
2025-05-18 16:54阅读全文 >>
每个孕妇在生完宝宝都会有胎盘随着脱落,在网上也有看到人说吃胎盘可以美容养颜,还能增强体质,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觉得吃胎盘很不雅,不能吃。那么胎盘能吃吗有什么作用功效呢?吃了会对身体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呢?...
2025-05-17 18:00阅读全文 >>
中医养生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