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养生百科网(www.cnysbk.com)时间:2025-07-05 14:12作者:QHH手机阅读>>
俗话说十个婴儿九个黄,黄疸是新生儿多发的病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果是生理性的一般会自行消退,但是病理性则需要治疗。下面有婴儿30天黄疸值对照表,对比来看足月新生儿正常值为12.9,早产儿黄疸正常值应低于15。
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正常值为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的水平低于12毫克则为正常。
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低于15毫克/100毫升。
新生儿黄疸值对照表(胆红素数值)
1、小于24小时<6mg/dl (毫克/100毫升)
3、48- 72小时< 12mg/dl (毫克/100毫升)
4、高峰胆红素<12.9mg/dl(毫克/100毫升)
另外需要注意,生理性黄疸会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天内出现,可以肉眼看到宝宝皮肤有点黄,但手脚心不黄。4-6天的时候最明显,可以在10-14天后自行消退,早产儿可能持续3周左右的时间,胆红素的数值平均在11-12毫克,在此期间没有其他不适情况。养生百科网 Www.cNYSbK.Com
如果黄疸持续的天数太久,或者黄疸退而再现,那么就需要重视,治疗的方法一般就是照蓝光,有部分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经过照蓝光治疗之后,胆红素水平还是居高不下的,纳入病理性黄疸。病理性的黄疸很容易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危害健康,一定要及早诊治。
1、要多喝白开水,早晚都喂宝宝喝30毫升的白开水,尽快排掉体内的黄疸。
2、在早上十点,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给孩子晒晒太阳,尽量的晒到皮肤,但不要晒到眼睛。
3、哺乳期的母亲饮食要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4、保持室内的干净通风,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生理性黄疸一般都可以自愈。
黄疸高对婴儿有什么影响,对于正常的生理发育可有影响,对大脑中枢有损伤,严重可影响孩子智商发育异常,黄疸较高的话,引起核黄疸,是严重的并发症,可产生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的,引起听力及智力障碍等,严重可以引起脑...
2025-05-30 15:00阅读全文 >>
现在人们都比较注重仪式感,因此香薰蜡烛非常受欢迎,有不同的香气,点在家中能帮助消除由于烦躁的心情,如果是花香,还有一定的催情作用。那香薰蜡烛对人体有害么?有害,但如果只是偶尔用用害处不大,不能长期用,要...
2025-06-17 19:12阅读全文 >>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的过程虽然痛苦,可是是为了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着想的,在戒烟过程中会感觉到难受,有什么戒烟最好的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更好戒烟吗,大家是可以注意下面的5点,在戒烟的时候,是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帮助...
2025-05-28 11:36阅读全文 >>
婴儿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大多在出生或出生后的1-2个月内出现,长在头部、面部、颈部,不仅影响美观,还有恶变的风险,了解婴儿血管瘤五种类型图片及症状之后便于治疗,不要讲血管瘤认成胎记了,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宝宝...
2025-06-21 10:24阅读全文 >>
一说到肿瘤,大家都谈虎色变,感到非常害怕,因为许多肿瘤都容易让人丧命,因此许多人都感到害怕。血管瘤虽然也是肿瘤,但是却并没有那么恐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血管瘤长什么样子图片,帮助大家认识这种疾病。 血管瘤长...
2025-06-12 11:12阅读全文 >>
痱子又叫热疹,多发于炎热的夏季,相对于大人来说小孩子更容易长痱子,看了痱子症状图片可以知道,主要症状是皮肤会长较多的红色微小的疙瘩状凸起,还伴随着瘙痒的症状,很多人会将痱子和湿疹弄混淆,这里知道如何区分...
2025-06-27 11:48阅读全文 >>
湿疹在新生儿中十分的常见,很多人讲它称之为奶藓,婴儿湿疹外形与痱子外形十分相似,很多人都会将二者融混,大家可以通过婴儿湿疹图片,将它们区分开来,以免延误病情,大家可以看这组新生儿湿疹图片来来了解一下婴儿...
2025-06-12 19:00阅读全文 >>
一旦患有腰间盘突出,走路、睡觉都是疼痛难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科学的睡觉姿势是能够改善病症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楚腰间盘突出正确睡姿图,在几种睡姿中找到最合适你身体的正确睡姿,再配合适当的治疗,就能够得到很...
2025-06-08 17:24阅读全文 >>
鹅口疮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属于真菌感染,新生儿是最容易患有鹅口疮的,对照婴儿鹅口疮最早期图片,你会发现鹅口疮刚开始跟奶苔很相似,所以并不容易被重视,但如果等病情加重,则会造成孩子吞咽困难,呛奶等,甚...
2025-05-17 10:18阅读全文 >>
小宝宝刚出生不久会有很多让新手爸妈搞不定的问题,像新生儿黄疸、吐奶、婴儿鹅口疮等,其中鹅口疮是一种很多见的小孩疾病,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分辨孩子是否患了鹅口疮,那么我们一起来直观的看一下文章内婴儿鹅口疮图...
2025-05-12 13:44阅读全文 >>
健康保健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