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养生百科网(www.cnysbk.com)时间:2025-06-08 10:24作者:QHH手机阅读>>
血竭看名字还以为是什么动物内脏之类的,其实它是棕榈科常绿藤本植物麒麟竭的果实成熟时分泌出的红色树脂,这种中药不常用,一般都是进口来的,看看血竭图片,外形黑红似铁,研成粉末的时候为鲜红色的,品质最佳。味甘、性平有小毒,主治跌打损伤等。
别名:血竭花、血力。养生百科网 wWw.cNySbK.COm
来源:为棕榈科常绿藤本植物麒麟竭的果实成熟时分泌出的红色树脂。均为进口。
产地:主产于印尼、马拉西亚、索马里等地。
采收加工:果实大如樱桃,其外密被硬质鳞片,鳞片间分泌出的红色树脂,几乎将鳞片全部遮蔽。采集果实,充分晒干(干燥后的树脂甚松脆),如贝壳同入笼中强力振摇,使松脆的树脂与果实分离,而后筛去果实与鳞片等杂质,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状,取出放冷即可。
【性味】
甘、咸,平。
【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动物实验证实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对多种皮肤癣有抑制作用。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相关配伍】
1、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2、妇人血崩:鲫鱼一个(长五寸者)去肠,入血竭、乳香在内,绵包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叶氏《摘玄方》)
3、产后血冲,心胸满喘,命在须臾:用血竭、没药各一钱,研细,童便和酒调服。(《医林集要》)
【用法用量】
研末,1~2g,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药用。
【禁忌】
孕妇慎用。月经期不宜服用。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儿童慎用。毎次用量不宜超过1.5g,且不宜久服。
艾叶就是艾草,在乡野田间非常多见,尤其是清明节前后是采摘艾叶的最佳时机,现在艾叶有些老了,可以采隔下来晒干,然后日常用来泡脚非常不错。不少人不认识,对比艾叶图片大全识别方法来看,注意一下 青蒿图片 ,不要...
2025-06-03 14:12阅读全文 >>
地黄在以前的农村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不过人们却不知道它的价值,现在环境污染,在农村也很少能见到地黄了,下面找来了中药野生地黄的图片,帮助大家认识。地黄除了可以入药,它的嫩叶还能食用,熟地黄用来煲汤、泡酒都...
2025-06-30 08:48阅读全文 >>
看图片,蛤蟆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又叫荔枝草,算是一种中药材,常被人们用来晒干泡水喝。蛤蟆草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可以预防、缓解感冒,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还能增强人体的抗炎、抗病毒的能力,流...
2025-06-29 14:00阅读全文 >>
鸟不站树又名鸟不站、雷公木,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植物。看鸟不站树图片就知道,它的枝干上长满了锋利的尖刺,鸟儿都不敢在他的树枝上停留,也是因此而得名。虽然是农村朋友比较厌恶的一种植物,但其功效和作用却很多,...
2025-08-19 11:00阅读全文 >>
蒲公英又叫婆婆丁、黄花地丁,是常见的野生植物,同时它还是非常好的药食两用的野菜,很多人知道 蒲公英根泡水喝的功效 ,将蒲公英挖来晒干泡水喝,清热解毒、美容养颜。下面整理了野生蒲公英图片大全大图,现在正嫩,...
2025-07-30 15:12阅读全文 >>
马齿苋是一种野菜,是可以被人食用的,在农田以及路旁其实是可能会发现它的存在的,而且也是可以入药的,叫做五行草及长寿菜,在马齿苋图片功效与作用中,就可以看见它的不同形态以及它的多种好处,比如可降低血液中胆...
2025-05-23 07:00阅读全文 >>
现在有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为吃的不健康加上很少运动,加速了血管的衰老。下面介绍打通血管的六味中药,打通就是疏通的意思,活血化瘀的中药常有这样的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
2025-07-22 09:36阅读全文 >>
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在农村生活的朋友,应该见的比较多,采摘回去煮水泡脚、洗头、洗澡都有好处,晒干之后还能入药。那艾草什么季节有?春末夏初,4、5月份是采摘的最好时期,对比 艾草图片 来看, 艾草的功效和作用...
2025-07-19 08:36阅读全文 >>
一些中药是有助于缓解失眠的情况的,其中就有五味子,酸枣仁以及柏子仁,失眠只需三味中药,这三味中药对于任何类型的失眠都是有帮助的,阴虚失眠还是阳虚失眠,亦或者是实证的失眠还是虚证的失眠,都有一定的安神作用...
2025-07-31 13:12阅读全文 >>
失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长期忧思多虑,用脑过度,导致阴血不足引发失眠。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对生活造成诸多影响,还危及健康。那要如何解决失眠的问题呢?失眠只需三味中药:百合、酸枣仁、黄精,下面详细介绍...
2025-07-29 19:12阅读全文 >>
中医养生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