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养生百科网(www.cnysbk.com)时间:2025-07-17 08:12作者:手机阅读>>
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会在门口放一株植物。这种植物是艾草。那么是什么呢艾草意思是挂在门上?艾草开门的功能是什么?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艾叶有驱虫作用,还有个特别功效就是驱邪。艾草一般长在阴凉的地方,和柳树差不多。端午节这天 ?五毒苏醒,出来害人,这天钟馗就会 出来捉鬼。传说有个 厉鬼 变成蝎子 蜈蚣等 到处害人,钟馗闻言大怒,立刻拿着伏魔扇 追拿厉鬼。但是那厉鬼着实厉害,钟馗怎么也抓不完,厉鬼变成 无数的 蝎子 ?蜈蚣 ?蛇 ?等毒虫。后来钟馗打听到 厉鬼是河里被人用艾草勒死的!钟馗知道了缘由,马上叫 家家户户 门前都挂上 艾草。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养生百科网 WwW.CnYSBK.COM
大部分人讨厌夏天,都是因为夏天的蚊子吧,简直无处不在,还会传播细菌、病毒,将蚊香、蚊香液、灭蚊灯统统用上都不好使,简直太可恶了。下面盘点蚊子最怕的3个克星,有很多动物、植物都是蚊子最怕的东西,在家里养薄荷...
2025-06-28 19:00阅读全文 >>
在我国民间供奉的财神是不止一位,就有正财神、偏财神、文财神以及武财神,财神保佑大家发大财,在家里也是会摆放财神画像,可不要随便挂,以免影响了自己的财运,财神画像挂在家里什么位置好,如果是文财神就不要面相...
2025-06-02 15:00阅读全文 >>
口红的颜色太多了,对大多数女孩来说,口红颜色的不同会导致口腔效果的巨大差异,还有成千上万种口红颜色。下面第五个网站上的小格子告诉你什么颜色的口红是白色的。口红什么颜色显白1.樱桃红所谓樱桃红,就是比草莓红更...
2025-05-29 13:00阅读全文 >>
艾草是我们端午节喜欢用的东西,将它放在窗前可以驱蚊草,很多人见到最多的就是那个样子的艾草,有的人可能也没见过艾草,下面就有不同样子的艾草,下面赶快看看不同形态艾长什么样子图片吧。 艾草长什么样子图片 大家...
2025-06-27 19:48阅读全文 >>
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肯定都见过青蒿,青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但是我们常常将青蒿和艾草搞混,因为它们实在是长得太像了,这里就有青蒿图片、青蒿和艾草的区别,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分辨一下这两种植物。 青蒿图片 青蒿在...
2025-06-07 13:36阅读全文 >>
在我国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像端午节大家都知道的是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一个挂艾草大家都不怎么熟悉。那端午节门上挂艾草寓意是什么意思呢?从古时开始就流传下来的习俗,有辟邪、祛毒物、祈求吉祥、招百福的寓意...
2025-05-21 13:08阅读全文 >>
艾草的用药史十分的悠久,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手段有艾灸,不过艾灸一般需要专业的人士来操作,所以我国一般情况下使用艾草,便是将它燃烧,然后用艾草烟熏放假,房间熏艾草的危害不大,且好处很多,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2025-05-22 09:00阅读全文 >>
客厅挂什么字画好看又旺财,可以选择的字画非常多,如牡丹图、三羊图、竹子图、八骏图以及九鱼图,这些就是比较受欢迎的字画,寓意非常吉祥,能招财。 挂在客厅好看又招财的字...
2024-01-15 16:54阅读全文 >>
本命年的时候,可以为对方送去礼物,表达自己的情感,送男生本命年礼物送什么好,可以送的礼物非常多,就有红色配饰、相合生肖挂件、佛珠手串以及本命佛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风...
2024-01-08 16:59阅读全文 >>
将五枚铜钱串在一起,代表着五行力量,有着驱邪招福的作用,能阻挡煞气、防小人、招财、祈福,用来辟邪的五帝钱,多以清代五帝钱为主,是清朝五个皇帝年号的铜钱,但是要注意...
2024-01-05 10:43阅读全文 >>
养生常识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