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 不论是要施针、艾灸,还是拔罐,按摩,基本都是通过在经络穴位上实现的,因此必须学会掌握取穴的基本方法。
穴位怎么才能找到呢?
一般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下面来分别介绍:
▌经验取穴法(即简易取穴法):
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即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为列缺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为劳宫穴等。
▌体表标志法:
根据人体的一些自然条件来作定穴的一种标准。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以体表某些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或关节、肌肉等活动时产生的孔隙,凹陷等来作为依据,去找穴位,这样的取穴方法就是体表标志法。通常比较多用此法取的穴位,如印堂穴,在两眉中间;膻中穴,在两乳头水平连线中点;取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等应张口等。
▌骨度分寸法:
先记一个歌诀,不懂意思没关系,先记住~
《骨度分寸歌》
用针取穴必中的,全身骨度君宜悉:前后发际一尺二,定骨之间九寸别;
天突下九到胸岐,岐至脐中八寸厘,脐至横骨五等分,两乳之间八寸宜;
脊柱腧穴椎间取,腰背诸穴依此列,横度悉依同身寸,胛边脊中三寸别;
腋肘横纹九寸设,肘腕之间尺二折,横辅上廉一尺八,内辅内踝尺三达;
髀下尺九到膝中,膝至外踝十六从,外踝尖至足底下,骨度折作三寸通。
记住了没,没关系,详解如下~~~~
骨度分寸法,又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如把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作十二寸,腋横纹至肘横纹作九寸,前发际至后发际作十二寸等。 搜索针灸不得不掌握的取穴方法!的养生知识还搜索过下面的内容: 以上针灸不得不掌握的取穴方法!由中医养生百科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